高校大学,江苏高校。教育网站。
院系部门,校园文化,校园服务,公共资源,河海新闻。
校区环境/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设有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
校本部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占地8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参天法桐夹道而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省“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其中工程馆建成后成为江苏省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9年入选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建筑十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1949-1959)》图册,为华东水利学院时期老建筑之一。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于1986年建立,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436亩。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商学院(常州)和人文社科部、数理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四个公共课教学部,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14个本科专业,具有机械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材料加工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培养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等5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现有教职工54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10多人。在校学生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5500多人,研究生330多人。
江宁校区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东临机场高速公路,南傍牛首河,西接牛首山风景区,北靠将军山、翠屏山,教学区占地面积863亩,学生生活区占地面积134亩,教职工住宅占地80亩,总面积1077亩。校区距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距南京本部20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2001年9月,江宁校区*期建设工程竣工,并开始接纳学生入住,目前有近万名学生。江宁校区将建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水利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以及资源水利的研发基地;建成以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教学与培训、展示与示范、试验与推广为主要任务的节水园,使江宁校区成为节水型和生态型校园的典范。
校区与校本部之间建立了24芯专用高速光纤信息通道,与校本部电话实现虚拟网连通,全部教室都设有网络、电话、TV插口,建有功能齐全的语音教室,为校区利用现代化手段提供了基础条件。
江宁校区奉行学以致高、教以致用、管以致远的办学理念,即要培养学生的高尚人品和人文精神,也要传授实用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
江宁校区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而不失自然。
文天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河海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在安徽省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
校园建筑
河海大学图书馆由3个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约41000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及江宁校区图书馆面积约31000平方米,常州校区图书馆面积约9000平方米,另有资料室1000平方米,生均图书馆舍面积为1.76平方米。
学校概况/河海大学
学校于1986年2月在江苏省常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校区,于2001年9月正式启用新建的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校园建设及教学、生活设施更趋现代化。1995年以来,在水利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通过“九五”“211工程建设”,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优化了学科结构、增强了科研实力、提高了培养质量,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知名校友/河海大学
代表人物姓 名 | 出生年月 | 籍贯 | 在校时间及身份 | 曾任或现任职务 |
钱正英 | 1923 | 上海 | 1952-1955年*任院长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
严恺 | 1912.8 | 福建闽侯 | 1952年至今,副院长、院长、教授、博导,名誉校长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名誉校长 |
黄文熙 | 1903.1 | 江苏吴江 | 1924-1929学生,1952-1956教授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
汪闻韶 | 1919.3 | 江苏苏州 | 1938-1943学生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水利水电科学院高工 |
文伏波 | 1925.8 | 湖南桃江 | 1944-1949年学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 |
沈珠江 | 1933.1 | 浙江慈溪 | 1948-1953年学生 |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博导 |
陆佑楣 | 1933.11 | 江苏太仓 | 1951-1956年学生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朱熹能 | 1938.12 | 江苏嘉定 | 1957-1962年学生 | 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
朱尔明 | 1935.10 | 江苏泰县 | 1958-1963年学生 | 水利部总工程师、俄罗斯科学工程院外籍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
黎安田 | 1939.5 | 江苏扬州 | 1958-1963年学生 |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
郑守仁 | 1939 | 安徽颖上 | 1958-1963年学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
吴中如 | 1937 | 江苏宜兴 | 1958-1963年学生,1979年至今教授、博导 |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 |
张烨 | 1939.11 | 江苏金坛 | 1959-1964年学生 | 南京市政协主席 |
李京武 | 1939.8 | 山东沂水 | 1961-1966年学生 | 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局长,大校 |
金忠青 | 1945.9 | 江苏南京 | 1962-1967年学生,1978-1997年研究生、教授、博导、副校长 |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
张基尧 | 1945.5 | 山东济南 | 1962-1967年学生 |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长兼黄河水浪底工程建管局局长 |
翟浩辉 | 1946.9 | 江苏常州 | 1965-1970年学生 | 水利部副部长 |
左东启 | 1925.4 | 江苏镇江 | 1955年至今,教授、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校长、校长咨询 | 校长咨询 |
梁瑞驹 | 1934 | 广东中山 | 1950-1993年,学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校长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 |
姜弘道 | 1940.11 | 浙江吴兴 | 1956年至今,学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校长 | 党委书记、校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
姓名 | 简述 | 河海渊源 |
---|---|---|
茅以升 | 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教授 |
汪胡桢 | 建国后任华东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顾问;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 1915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硕士学位后回“河海”任教 |
徐芝纶 | 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弹性力学》教材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 华东水利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严恺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墨西哥科学院外籍院士 | 华东水利学院院长,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 |
黄文熙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 1924-1929学生,1952-1956教授 |
汪闻韶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水利水电科学院高工 | 1938-1943学生 |
文伏波 |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 | 1944-1949年学生 |
茆智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 | 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195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
沈珠江 |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博导 | 1951-1953年学生 |
陆佑楣 |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 | 1948-1956年学生 |
吴中如 |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 | 1979年至今教授、博导 |
郑守仁 |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 1958-1963年学生 |
张建云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 198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本科、1987年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 |
钮新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现任长江委设计院院长,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 于1983年毕业于原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1989年7月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 |
王超 | 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 先后于1984年,1990年,1995年分获河海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学位 |
王思敬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理事长(1999-200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 2001年5月正式受聘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
卢耀如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 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
梁应辰 |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道与港口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导 |
汪集旸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特聘首席科学家、广东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2004年11月25日始,担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导,并帮助学校申请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CT项目。 |
陈厚群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 2001年开始任河海大学结构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李圭白 |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著名水处理专家。 | 2006年12月12日开始任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
张耀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 2004年三月始,任河海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 |
王浩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6年6月2日始,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导 |
符淙斌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科联理事会执行局成员、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MAIRS)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 | 2005年10月24日始担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周丰峻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导 |
洪广文 | 河海大学海岸及海岸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英国“国际传记中心”收入1996年“世界杰出成就名人录” | 1956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专业 |
杨针娘 | 中国杰出的冰川与寒区水文学家,国际冰川学会授予杨针娘终身荣誉会员称号,她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该称号是国际冰川学会的*荣誉称号,被授予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 印度尼西亚华侨,1953年回国就学,1960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文专业 |
梁瑞驹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顾问 | 1950-1993年,学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校长 |
周本宽 | 1997年12月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2007年1月卸任 | 1970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港系 |
周创兵 | 现任南昌大学校长,曾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0年9月至1987年6月在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 |
余钟波 | 世界著名的水文水资源学家,国际水文大会主席 | 198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 |
秦伯强 | 中国著名环境学家“,【6】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 198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 |
姓名 | 公职成就 | 河海渊源 |
---|---|---|
沈泽.民 |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3名成员之一 | 1916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张闻天 |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 | 1917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冯仲云 | 1958年后任水利部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 | 1955年至1958年兼任华东水利学院院长 |
王鹤亭 |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水利组 |
钱正英 | 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院士 | 1952-1955华东水利学院首任校长 |
冯友松 | 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土木水利系 |
娄溥礼 | 原水利部副部长 | 195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
何璟 | 原水利部副部长 | 1956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水工专业 |
朱尔明 | 原水利部总工程师、俄罗斯科学工程院外籍院士 | 1958年-1963年学生 |
朱熹能 | 原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 1957-1962年学生 |
黎安田 | 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副部长级) | 1958-1963年学生 |
李京武 | 海军少将 | 1961-1966年学生 |
张晔 | 原南京市政协主席 | 1959-1964年学生 |
王守强 | 原任水利部副部长 | 196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水工专业 |
汪峡 | 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 1964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 |
杨进国 | 原武警水电指挥部副政治委员;武警少将 | 1963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 |
索丽生 | 原水利部副部长、部科技委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 1961-1966年,1978-1981年学生;历任院长、副校长 |
周保志 | 原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副部长级) | 华东水利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毕业 |
张基尧 | 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长 | 1962-1967年学生 |
金忠青 | 原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1962-1967年学生,1978-1997年研究生、教授、博导、副校长 |
梅锦煜 | 2002年8月1日被授予少将警衔 | 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工专业 |
翟浩辉 | 原水利部副部长 | 1965-1970年学生 华东水利学院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专业毕业 |
严以新 | 2007年12月至今为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 1974-1981年学生;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
张世英 | 原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 197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军港建筑专业 |
张春发 | 原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少将 | 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
张立强 | 海军某部司令员,少将 | 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
胡四一 | 现任水利部副部长 | 1974-1978年学生 |
周学文 | 现任水利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 | 1980年9月-1987年7月于河海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习; |
刘永忠 | 现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 1981年-1984年就读于华东水利学院农田水利专业 |
吴存荣 | 现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级) | 1982-1985年学生 |
周英 | 现任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环境保护部纪检组组长;原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 1998年起攻读河海大学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
吕振霖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 198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农田水利工程 |
李亚平 |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 | 198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动专业 |
孙晓山 | 江西省水利厅长 | 1983年毕业与河海大学水工建筑专业 |
钱敏 | 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党组书记、淮委主任 | 198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电学院 |
任宪韶 | 水利部海河委员会党组书记、海委主任 | 198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 |
叶建春 |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 198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工建筑专业 |
姓名 | 公职成就 | 河海渊源 |
---|---|---|
周大兵 | 2002年12月出任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等职务,2008年4月离任 | 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
曹广晶 | 2010年2月被任命为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正部级);十八大中央候补委员;现任湖北省副省长。 | 198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 |
施洪祥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 | 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
王野平 | 大唐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党组副书记;原电监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 1990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管理工程专业。 |
李新宇 | 湖南拓维信息集团总裁 | 1988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应用计算机专业 |
段红飙 | 南京新华海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 | 1986-1990年就读于河海大学计算机系 |
刘波 | 安徽诺汉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 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管理学专业,管理学学士学位。 |
周海江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无锡市工商联主席,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 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 | 1987年08月—1987年12月 河海大学任教 |
李菊根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水力发电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 | 1969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河川系 |
吴春利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常委、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 | 1977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水文专业 |
游赞培 |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党委书、董事长 | 1977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水动专业 |
蒋建平 | 大唐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1977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水动专业 |
袁文亚 | 远航船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 1983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水自专业 |
刘泽刚 | 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1985年考入河海大学水动专业 |
季侃 | 国电南瑞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1987年考入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曹国顺 | 三峡发展公司总经理 | 198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工专业 |
沈德才 | 中国电建集团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 1994 年 7 月毕业于河海大学水电系 |
学术研究/河海大学
1995~2006年,学校承接的科研项目经费逾16亿元,其中纵向和各类基金项目占总经费的40%。近年来,承接的科研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承担了一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前期专项、948项目等国家层面科技计划项目;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长江口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滩、溪洛渡、龙滩、小湾、糯扎渡、万家寨、向家坝、锦屏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南京地铁、沪宁高速公路、广东汕汾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以来,学校已有27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奖21项,省部级奖224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820篇,出版各类科学专著282部,授权专利141项。
为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加大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和广度,拓展社会参与办学的渠道,于2001年12月成立了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华东水利学院首任院长钱正英同志出席成立大会,并出任委员会名誉主任。24名海内外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担任个人委员,130家单位委员来自各级政府、部门和水利、电力、交通、环保、教育、金融、部队等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展委员会以“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与国内外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河海大学利用高校在知识、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形式。
河海大学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百名博士、硕士与学士,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
近十年来,学校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重点课程奖、优秀教材奖等60多项;学校被评为全国以及江苏省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多次被评为水利部、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河海大学公开出版的刊物有《河海大学学报》 、 《水利经济》 、 《水资源保护》 、 《河海大学科技情报》 等,并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合编《高等教育研究》期刊。
经过几代河海人的艰苦奋斗,河海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河海人将牢记江泽.民同志的重托和厚望:“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在新世纪实现新的跨越,为把河海大学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与若干优势学科、多学科综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办学条件/河海大学
院系设置河海大学下设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商学院(常州)、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48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师资力量河海大学拥有教职工340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079名;博士生导师3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14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讲座教授1名,获“*教学名师奖”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1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名,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131名,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27名,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6名。拥有“*教学团队”2支,“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学科建设截至2014年8月,河海大学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0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5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2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1个本科专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众多。2013年,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46921名,其中研究生14750名,普通本科生19871名,成人教育学生11998名,留学生302名。
教学建设1997年至2007年,学校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重点课程奖、优秀教材奖等60多项;学校被评为全国以及江苏省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多次被评为水利部、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国际交流河海大学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与美、英、法、俄、德、荷、澳、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2014年8月)
校园风光/河海大学
学校领导/河海大学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 朱拓 |
校长 | 徐辉 |
党委副书记 | 郭继超 |
副校长 | 鞠平、朱跃龙、唐洪武、王超、陈星莺 |
校名 |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校长(主任) | 许肇南 | 1915.1.~1921.9. |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代校长 | 严善坊 | 1921.12.~1922.3. |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副校长、校长 | 沈祖伟 | 1922.2~1924.7. |
河海工科大学 | 校长 | 茅以升 | 1924.7.~1925.8. |
河海工科大学 | 校长 | 杨孝述 | 1925.8.~1927.6. |
华东水利学院 | 筹委会主任 | 刘宠光(兼) | 1952.8.~1952.12. |
华东水利学院 | 院长 | 钱正英(兼) | 1952.12.~1955.3. |
华东水利学院 | 院长 | 冯仲云(兼) | 1955.3.~1958.3. |
华东水利学院 | 院长 | 严 恺 | 1958.3.~“文革” |
华东水利学院 | 革委会主任 | 梅 冰 | 1969.10.~1972. (军宣队) |
华东水利学院 | 革委会主任 | 胡畏 | 1972.5.~1973.11. |
华东水利学院 | 革委会主任 | 严恺 | 1973.11.~1979.7. |
华东水利学院 | 院长 | 严恺 | 1979.7.~1983.12. |
华东水利学院 | 名誉院长 | 严恺 | 1983.12.~1985.9. |
华东水利学院 | 院长 | 左东启 | 1983.12.~1985.9. |
河海大学 | 名誉校长 | 严恺 | 1985.9.~ - |
河海大学 | 校长 | 左东启 | 1985.9.~1986.12. |
河海大学 | 校长 | 梁瑞驹 | 1986.12.~1993.8. |
河海大学 | 校长 | 姜弘道 | 1993.8.~2003.3. |
河海大学 | 校长 | 张长宽 | 2003.3.~2009.2 |
河海大学 | 校长 | 王乘 | 2009.2~2013.9 |
河海大学 | 校长 | 徐辉 | 2013.9~ |
历史沿革/河海大学
1915年,时任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主持创立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由黄炎培任学校筹备主任,3月15日正式开学,由许肇南任*任校长,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学校教务主任。这是中国*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隶属于全国水利局并报教育部备案。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并入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成立河海工科大学,仍隶属于全国水利局,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27年6月,河海工科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等校合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立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全部学生以及图书器材并入工学院土木科(1928年改为土木系),部分教师继续应聘任教,其中卢恩绪为工学院院长,张谟实为土木系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下设水利组,1937年6月成立水利系,但此后土木系水利组仍继续存在。1939年中央大学成立工学研究所,其中土木工程部下设水利工程组。1941年水利组划归水利系。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建院初设水文、水利土壤改良、水利发电和水工结构等4系。1953年,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业、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并入。1955年,华东水利学院的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与武汉水利学院的水道及港口水工专业对调。1960年*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85年,即河海学校建校70周年时,华东水利学院更名为河海大学,恢复了“河海”传统校名,邓小平亲笔题写校名。
1995年,河海大学8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为学校题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学校题词,对学校的事业发展予以肯定、寄予厚望。
2005年10月23日,学校90周年大庆,温家宝总理视察河海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献身,求实,负责”六字要求,对学校寄予了殷切期望。
2009年11月24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河海大学成为江苏省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2014年5月22日,河海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13家单位获得“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称号。
河海大学曾长期是水利部所属高校,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2001年、2005年、2011年,教育部与水利部三次签订共建河海大学协议。
文化传统/河海大学
河海文化
上善若水,笃学敦行。
办学理念
致高 致用 致远
河海精神
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
水利精神
献身、求实、负责(河海大学90周年校庆温家宝提出)
“三爱”
爱国 爱水 爱校
校歌
河海大学未确定校歌。原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歌由著名文学家柳诒徵作词,河海教师刘文海作曲,曲谱散失只留歌词。另有河海大学90周年校庆所作的校园歌曲《水之子》等。
(一)原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歌
钟灵毓秀石头城,人才蒸蔚起。河疏湖蓄水利兴,工学昌明时。
横流浩劫永断绝,拯救数兆黎。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
普下利物沐群生,智者惟乐水。乘辇山行乘橇泥,祖述神禹绩。
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驰。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
(二)水之子
依石城,饮长江;弦歌清凉,报效国邦
河海人,水之子;奔腾浩瀚灵动飞扬
华夏水利千秋业,河清海晏民安康
育成万千栋梁才,世纪桃李芳
依石城,饮长江;弦歌清凉,报效国邦
河海人,水之子;奔腾浩瀚灵动飞扬
立志修身业精工,跻身世界一流强
大哉河海奋前程,禹鼎更辉煌
校训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名誉校长严恺教授提出。
校训内涵:“艰苦朴素”是学校在创业和奋斗历程中的精神写照,也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生活准则,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在水利水电事业上有所作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在全校科研工作者中倡导的科研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严格要求”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工作标准,就是对待学习和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勇于探索”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倡导的精神风貌,只有不断探索,克难奋进,才能大胆创新,取得卓越成就。
严恺院士曾多次陈述校训含义:“水利是艰苦的事业,所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艰苦朴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是严肃认真的,不能马虎,所以还要严格要求,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取得独特成就。”
校徽
河海大学校徽为梅花形图案。校徽中间的“河海”篆字和白底蓝字的整体色系是继承1915年学校创建时期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校徽图样和色系,选取河海蓝为标准色,体现了河海大学具有大江大海的宽广胸怀和磅礴气势,代表了河海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为、顺水而长的水利专业办学特色。篆字图样的上方是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时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校名标准字,图样下方是学校的建校年份“1915”和英文名称,凸显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校徽外圈是继承1924年河海工科大学时期校徽外圈的梅花瓣形图样,象征河海大学傲雪凌霜、坚韧不拔的崇高品质,梅花是南京市市花,喻示了学校所在地,同时梅花瓣形图样与水波浪图样暗合,也喻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